基金会动态 / 在龙泉山,义务植树还能这样有意思!

2022 11.20

龙泉山主脉是成都平原向盆中丘陵过渡的特殊地带,是长江一级支流沱江的源头,与成都市西部龙门山脉共同构成成都市“两山环抱”生态屏障,生态区位十分重要,龙泉山承担着巩固市域生态格局、改善城市宜居环境的重要使命,是城市的绿核与联系纽带。

结合增绿增景的切实需求,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“包山头”义务植树活动于 2018 年启动实施,连续 4 年发动省市区机关、高校、企业、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参与其中,募捐资金 6516 万元,营造林 2.4万亩、264 万株,是近 20 年来全省参与人数最多的义务植树活动。

在此背景下,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公众参与其中。从2021年至今,由四川省绿化基金会、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主办,连续开展了9场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“包山头”义务植树劳动体验活动及12场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“互联网+全民义务植树”基地公民科学家自然探索活动

在龙泉山,义务植树还能这样有意思!插图

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“包山头”义务植树劳动体验活动

依照全民义务植树八大类尽责形式,我们在活动中通过不同的劳动形式,让参与者充分了解到各种义务植树尽责形式。

通过学习参与辨识目标植物(造林树种)、树种的测量与记录、种子采集与播种等,体验义务植树绿化造林类尽责形式。

通过观察辨识义务植树幼林林地杂草(外来植物)、除草堆肥、昆虫识别(认识病虫害)等,体验义务植树抚育管护类尽责形式。

通过学习了解龙泉山古树历史和古树资源情况、古树名木保护知识、体验性参与调查测量记录古树的基础数据;通过利用营林抚育的废弃物(修枝废弃物等)搭建鸟巢、昆虫旅馆等设施,体验义务植树自然保护类尽责形式。

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是首批国家“互联网+全民义务植树”基地,通过以多种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的活动开展,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其中。每次活动结束后,参与人员也可以申领《全民义务植树尽责证书》

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“互联网+全民义务植树”基地公民科学家自然探索活动

科学研究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渠道,也是国家进步和发展的基础。它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,还有长时间、大范围的数据收集。但个体的精力和时间有限,科学家们往往分身乏术。幸而,我们身边不乏关注自然的公众,通过公民科学家自然探索活动意在培养青少年、成人,鼓励他们自发地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观察自然物种,为科学研究、为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监测出一份力。在此期间,我们一共开展了12场活动,对龙泉山的乡土植物、菌类、常见留鸟、常见猛禽、燕巢、杜鹃科鸟类、鸳鸯、狭口蛙等进行了观察与记录。

更多活动详情,请关注四川省绿化基金会SGF官方公众号。